《继续与赓续:两个相似词汇的深层辨析》
摘要
本文深入探讨了汉语中"继续"与"赓续"两个相似词汇的异同。通过词源学分析、语义比较、语法功能考察以及实际应用场景的对比,揭示了这两个词在表达持续性动作时的微妙差别。研究发现,"继续"更强调动作的中断后重新开始或持续进行,而"赓续"则侧重表达不间断的传承与延续,带有更强的文化传承意味。文章最后提出了在不同语境中选择使用这两个词的具体建议。
关键词
继续;赓续;词汇辨析;汉语语义;语言应用
引言
在汉语表达中,准确使用近义词是语言精妙之处的重要体现。"继续"与"赓续"这两个词汇在日常生活和书面表达中常被交替使用,但细究之下,二者在语义侧重、情感色彩和使用场景上存在明显差异。本文旨在系统梳理这两个词的异同,帮助语言使用者更精准地把握其用法。通过词源追溯、语义分析、语法功能比较和实际应用考察,本文将揭示这两个看似相似的词汇背后隐藏的语言文化密码。
一、词源与基本语义分析
"继续"一词由"继"和"续"两个语素构成。"继"本义为接续、承袭,《说文解字》解释为"继,续也",强调前后相连的关系;"续"则表示连接不断,《说文》释为"续,连也"。二字组合强化了"接续不断"的含义。现代汉语中,"继续"主要指动作或状态的中断后重新开始或持续进行,如"继续工作"、"继续学习"等。
"赓续"中的"赓"较为古雅,《说文》解释为"赓,续也",与"续"同义。但"赓"字在现代汉语中已不单独使用,仅保留在"赓续"这一固定搭配中。"赓续"强调不间断地延续、传承,常用于描述传统、文化、血脉等的延续,如"赓续中华文脉"、"赓续红色基因"等。从词源看,"赓续"比"继续"更具书面语色彩和历史厚重感。
二、语义层面的细微差别
在语义强度上,"继续"偏中性,仅表达动作的持续或接续;而"赓续"则带有更强的文化传承意味和历史延续感,语义更为庄重。例如,"继续研究"仅表示研究行为的持续,而"赓续研究"则暗示研究传统或学术脉络的传承。
在时间维度上,"继续"可以用于短时动作的持续,如"继续往前走";而"赓续"多用于跨越较长历史时期的延续,如"赓续千年的传统"。前者时间跨度可大可小,后者则必然涉及较长时间段。
在情感色彩上,"继续"较为中性客观;"赓续"则带有明显的褒义色彩,常用来表达对传统文化、精神遗产等的珍视与传承意愿。如"赓续文化血脉"比"继续文化传统"更具感 *** 彩。
三、语法功能与搭配特点
从词性来看,"继续"既可作动词,也可作副词使用。作动词时如"他继续了他的研究";作副词时如"他继续工作"。而"赓续"一般只作动词使用,如"赓续优良传统",很少见到副词用法。
在搭配对象上,"继续"的搭配范围更广,几乎可以接任何表示动作或状态的词语,如"继续吃饭"、"继续睡觉"、"继续存在"等;而"赓续"的搭配对象多为抽象名词,尤其是与传统、文化、精神等相关的词汇,如"赓续文脉"、"赓续血脉"、"赓续传统"等,很少与具体动作搭配。
从句法位置看,"继续"可以灵活出现在句子的不同位置,如句首"继续,不要停"、句中"他继续说着"、句末"他说完又继续";而"赓续"一般只出现在句中谓语位置,使用位置相对固定。
四、实际应用场景对比
在日常口语中,"继续"使用频率极高,适用于各种生活场景,如"继续看电视"、"继续聊天"等;而"赓续"几乎不出现在日常对话中,属于典型的书面用语。
在新闻报道中,"继续"用于客观描述事件进展,如"谈判将继续进行";"赓续"则多出现在文化传承类报道中,如"赓续非遗技艺"。前者强调事件本身的持续性,后者突出文化价值的传承性。
在文学作品中,"继续"平实地推进叙事;"赓续"则带有修辞色彩,常用于表达历史感或文化厚重感。如小说中可能写"他继续往前走",而史诗性作品可能用"赓续着祖先的足迹"。
在学术论文中,"继续"用于描述研究过程的持续;"赓续"则多用于讨论学术传统或思想流派的传承。如"本研究将继续深入"与"该学派的思想被后世学者赓续发展"。
五、使用建议与常见误区
对于普通交流和非正式写作,"继续"是更自然的选择;在正式文体尤其是涉及文化传承主题时,可考虑使用"赓续"以增强表达效果。例如,日常说"继续讲故事",而文化论述可用"赓续口述传统"。
常见误区包括:在不适当的场合使用"赓续"显得做作;或在该用"赓续"表达传承意义时仅用"继续"导致语义不足。如"家族企业由子孙继续经营"与"家族企业由子孙赓续经营",后者更强调代际传承的意味。
对于汉语学习者,建议先掌握"继续"的广泛用法,待语言水平提高后再学习"赓续"的特殊用法。教师应通过对比例句帮助学生体会二者差异,如对比"继续传统"与"赓续传统"的不同语感。
六、结论
"继续"与"赓续"这对近义词的辨析反映了汉语表达的精细与丰富。通过本文分析可见,"继续"是表持续性的通用词,使用范围广;"赓续"则是专门表达文化传承的书面雅词,使用场景特定。二者在语义强度、时间维度、情感色彩、语法功能和适用语境上均有差异。准确掌握这些差别,有助于我们在不同场合选择最恰当的词语,实现更精准、地道的汉语表达。在语言实践中,我们应当根据具体语境和交流需要,审慎选择使用"继续"或"赓续",以充分传达预期的语义和情感。
参考文献
- 王力. 《汉语史稿》. 中华书局, 2004.
- 吕叔湘. 《现代汉语八百词》. 商务印书馆, 1999.
- 许慎. 《说文解字》. 中华书局, 2013.
- 张斌. 《现代汉语虚词词典》. 商务印书馆, 2001.
- 李行健. 《现代汉语规范词典》.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, 2010.
请注意,以上提到的作者和书名为虚构,仅供参考,建议用户根据实际需求自行撰写。